(★“udn星级评论”专栏内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。)
如果说“”超越台剧天花板,“罪梦者”可能就是台剧避雷针吧,确实超越了台剧一些之前无法达到的程度,但又闯入了敏感禁区,以至于成果发表后,观众反应有褒有贬。
“罪”剧作为Netflix第一部华语原创影集,又集结了重量级台湾演员,这样的卡司阵容,在现今台剧环境下实属难得,因此势必受到极大关注与讨论,观众与业界也必定会拿著放大镜检视。

在看剧前,卡司太闪亮,可能很多人忘了读一下剧名,“罪”与“梦”紧扣全剧,所有观众都将是“解梦大师”,以下为个人“解梦”观点,有雷慎入!
透过一些宣传,看剧前只大概知道这是一个外省黑帮背景的故事,主演们上演兄弟情、入监服刑戏码,确实忘了“梦”在剧中占很大比例,原来,整整8集都只是饰演的“丁常全(阿全)”所做的一场梦,甚至还有“梦中梦”、“预知梦”等元素。如果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,认真看完全剧的观众,可能稍微会有种“被耍”的感觉。
一开始看到“老夏(陆一龙饰)”在狱中去世,还“灵魂出窍”,结果过了一会儿又突然重演这一段,好像阿全会做预知梦一样,这也呼吁了最后结局,他可能是预知了若加入黑帮的下场。
对于老夏的身分,如果入狱也是阿全的梦境,那他仅是透过做梦认识此人,而剧中透过报纸报导交代老夏入狱原因是杀了情敌,最后阿全与兄弟们到老夏家夜游发现老夏与自己妈妈的结婚照,兄弟们都说老夏是阿全爸爸,阿全却否认,称老夏是“仇人”,可能老夏杀了阿全的生父,在梦中扮演救赎阿全的角色,是一种赎罪,就像阿全也对自己杀的司机的儿子有想赎罪的心态一样。
很多人说看不懂“罪”剧到底想表达什么,如果只看前半段,有种想凸显黑道暴力美学的错觉,加入黑道还可以有钱、有车、有美女,甚至杀人入狱后还可以随便逃狱,这不太符合社会道德观。然而最终的大魔王可能不是杀人犯,而是道貌岸然的掌权者;同时,锁住杀人犯的永远不只是监狱,更多是心理的折磨,所谓“日有所思、夜有所梦”,如果一切都只是一场梦,也代表内心藏著罪恶感的深渊,最终还是教育了“歹路不通行”吧。

在故事架构上,“罪”剧确实给足了观众讨论空间,如果要说一切都是梦境的话,也难以挑出什么不合逻辑的毛病;但在陈述手法上“太过电影”,导致许多观众看前面几集就想弃剧,这也是电影与电视剧不同之处,虽然都是编、导、演,但戏剧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,电影则会较重视惊爆、开放观众讨论的结局。
“罪”剧还有点悬疑推理的成分,戏剧上也有很多这类的作品,但“罪”剧没有发挥“追剧”吸引力,戏剧一集接一集要有让观众“心痒痒”的感觉,但“罪”剧把所有推理重点都放在最后一集许光汉的台词中,虽然让人有“恍然大悟”的快感,但前面几集早已失分,花太多时间在铺陈背景,搞得观众看不太懂,只听到一堆脏话、看到打打杀杀的画面,以及演员们吞云吐雾抽烟、满嘴红嚼槟榔。


“罪”剧是一个“影集”,应该要做到结合电影及戏剧的优点,也就是要有好的画面、卡司、格局,戏剧有更长的时间说故事,但也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让人看不懂的剧情上,脏话、打斗必要的可以有,但太多就会让人不耐烦了。尤其现在的观众都不喜欢浪费时间,若不喜欢的故事,顶多被“雷”1、2个小时,但以“罪”剧8集来说,等于要花一般电影4、5倍的时间,开头若失分,无论结局多惊爆,胜算也少一半了。

不过在铺陈这方面,许光汉的角色安排仍相当令人惊艳,从初登场的白净狱警,到黑帮小弟,最后原来是全剧大魔王,从天真脸孔演到面目狰狞,看到他作为演员的韧性,也是台剧中前途备受看好的新星。

“罪”剧导演陈映蓉过去作品都是电影,第一次挑战戏剧编、导、剪接,难以立刻抛开制作电影的理念,不过也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剧感受。如果要说尺度,“罪”剧确实比其他台剧更腥辣,但以Netflix在日、韩制作的“AV帝王”、“李尸朝鲜”来说,“罪”剧又没有那麽腥膻色,关键还是“猛药”也是要“对症下药”,过多或不合逻辑都不适合。
“罪”剧突破了过往台剧框架,在业界的聚焦程度如同避雷针聚集闪电。就像所有的影视作品一样,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买单,但不可否认的是,“罪”剧已经很努力想做出点什么不同了,而这股电光石火,一直都是台剧的养分。
(★“udn星级评论”专栏内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。)